> 文章列表 > “虎头终亦悔雄飞”的出处是哪里

“虎头终亦悔雄飞”的出处是哪里

“虎头终亦悔雄飞”的出处是哪里

虎头终亦悔雄飞”出自明代程嘉燧的《时命》。

“虎头终亦悔雄飞”全诗

《时命》

明代 程嘉燧

少小曾嗟时命违,不才敢齿宦情微。

半生空长蓬三径,几死真成樗十围。

马骨岂须酬美价,虎头终亦悔雄飞。

残年莫计无归着,处处春山满蕨薇。

《时命》程嘉燧 翻译、赏析和诗意

《时命》是明代程嘉燧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时命

少小曾嗟时命违,

年少时曾感叹命运的不顺遂,

不才敢齿宦情微。

我这平凡之人敢自嘲自谦,

半生空长蓬三径,

一生虚度,只在茫茫荒野中迷途,

几死真成樗十围。

几次与死亡擦肩而过,才成就了一身忠勇。

马骨岂须酬美价,

马骨本不需要回报美好的价值,

虎头终亦悔雄飞。

即使是虎头,最终也会后悔自己的雄猛飞扬。

残年莫计无归着,

晚年不要计较未能有所成就,

处处春山满蕨薇。

到处都是春山,满山都是蕨草和薇薇。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一种自嘲和无奈的语气,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命运的吟咏和思考。作者在少年时曾感叹命运的不公,认为自己才能平庸,只能过着普通的人生。他形容自己的一生虚度,迷失在茫茫荒野中,但几次与死亡擦肩而过,最终成就了一身忠勇。这里的马骨和虎头是象征着英雄壮志和豪情,作者认为它们本不需要回报美好的价值,而最终也会有所悔恨。在晚年,作者劝诫自己不要计较未能有所成就,而应该欣赏到处都是春天的美景,享受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以平凡人的视角描绘了生命的曲折和无奈,表达了一种对命运的默默承受和对人生的深沉思考。作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平凡人生的宽容和认同。这首诗词在明代以及后来的文学史上都被视为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情感的作品。